《考古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主页
>
综合新闻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
王巍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
来趟“城市考古”游
“让公众游览中轴线,了解中轴线,学习中轴线文化,助力北京中轴
三门峡:以考古之光照亮文明之源
本文转自:光明网 来源: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 秦汉考古,
国博大展再上新 百余年考古成果集中亮相
国家博物馆策展人 陈克双: 我们主要使用考古学的资料、考古学的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结束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工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
多部门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将实施黄
7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
从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到清代水下沉船发掘,国
铜可以制作礼器、兵器、日常用器和生产工具,支撑起了中国历史上
考古表明:现代中国人独立起源,并非从非洲迁
总之,从基因研究上来说,更倾向于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但单从
青春新榜样|三星堆8号坑“老人”赵昊:用精细
赵昊见证了三星堆青铜器的出土。 “我们家乡有很多遗址,北京大学
学者霍巍出版“第三极考古手记” 以随笔形式再
将四十多篇西藏考古的随笔、手记和短文结集出版,霍巍也“希望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末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首页
期刊导读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